家長網
家長網  /   作業(yè)輔導  /  語文  /  的地得的用法區(qū)別

的地得的用法區(qū)別

時間:2024-04-19 14:59閱讀數:515

的地得是漢語中高頻使用的結構助詞,這三個字很多人經常弄混,其實它們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暗摹庇脕硇揎椇兔枋鍪挛镌趺礃?,“地”用來形容描寫動作怎么樣,“得”補充說明前面的動作怎么樣。

的地得的用法區(qū)別

1、用法:

的:名詞跟在后面跑。

地:地字站在動詞前。

得:形容詞前要用得。

2、區(qū)別: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這些詞,十有八九用“得”?!暗摹鼻懊娴脑~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說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樣。結構形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的+名詞。

的地得的用法示例

1、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如: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貴的教科書、鳥的天堂……

2、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如:高聲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瘋狂地咒罵、嚴密地注視……

3、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態(tài)的詞或詞語,表示怎么怎么樣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喚、瘦得皮包骨頭……

的地得的用法:補充說明

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這些詞,十有八九用“得”。

2、有一種情況,如“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句話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雖然是表示動作的,但是它是來形容“高興”的程度的,所以也應該用“得”。

的地得結構特點有什么不同

“的”的結構特點是必須和它前面的詞構成一種固有的“的字結構”形式來修飾、限制和說明后面的名詞或代詞,使前后構成一種“定名關系”。此時,“的”即為定語的標志,應讀de。如:剛剛建成的這所學校就是殘疾人培訓學校。

“地”的結構特點也必須和它前面的詞和詞組構成一種特有形式來為它后面的動詞服務,構成“狀動關系”。如:他認認真真地寫,此處的“地”便為狀語的標志。

“得”為結構助詞時,必須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后,帶著它后面的詞語為其前的動詞或形容詞服務,即作動形謂語的補語。如:看得清清楚楚;白得刺眼。此處的“得”便為補語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