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作業(yè)輔導  /  物理  /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

時間:2024-05-20 15:08閱讀數(shù):468

物理也是中考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科目,占分比例也不小。初中物理并不難,課堂上要緊跟老師的思路好好聽講,課后要多做題,多練習,把一些重要的知識點掌握牢固,中考的時候就不會考太差。

中考物理必考知識點

1.速度計算

2.聲音三要素

3.力的合成和分解

4.滑輪組

5.重力勢能計算

6.做功(摩擦力不計入,通常是光滑平面)

7.杠桿

8.熱現(xiàn)象:凝華,升華,液化,蒸發(fā),凝固,氣味的擴散

9.燃燒:燃料熱值計算

10.溫度計

11.光學:凸透鏡,凹透鏡,平面鏡,焦距,成像原理

12.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電壓表使用方法,電流表使用方法

13.斷路,短路判斷及解決方法

14.電熱計算方法

15.安全用電

16.電表

中考物理高頻考點有哪些

1.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只是針對用電器,不包括開關和電表。串聯(lián)電路電流只有一條路徑,沒有分流點,并聯(lián)電路電流多條路徑,有分流點。

2.光線要注意加箭頭,要注意實線與虛線的區(qū)別:實像,光線是實線;法線、虛像、光線的延長線是虛線。

3.漫反射和鏡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鏡成像:一虛像,要畫成虛線,二等大的像,人遠離鏡,像大小不變,只是視角變小,感覺像變小,實際不變。

5.照像機的物距:物體到相機的距離,像距:底片到鏡關的距離或暗箱的長度。投影儀的物距:膠片到鏡頭的距離,像距:屏幕到投影儀的距離。

6.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7.天平讀數(shù)時,游碼要看左側,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8.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只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9.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10.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11.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tài)。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12.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13.力學三大定律。動能與勢能。

中考物理的滿分是多少分

中考滿分通常是750分滿分。其中語文、數(shù)學、外語各150分;物理80分、化學70分,思想品德、歷史各50分,中招體育考試以50分計入中考升學總分。

中考的決定權一般在地市一級,所以中考各科分數(shù)各地區(qū)不一樣。多數(shù)地區(qū)把語文、數(shù)學、英語設定在120分為滿分;把物理、化學、設置為理綜,把歷史、思想品德設置為文綜,這樣就與高考接軌,它們每科100分為滿分;另外還有體育能力測試和理綜實驗操作考試都是要記入中考總分的。

中考物理考試需要注意哪些

物理概念和術語是學習物理的基礎,只有熟練掌握才能抓住問題的實質和關鍵。學習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種:

1、分類法

對所學概念進行分類,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初中物理學的概念可分為四小類:

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幾個物理量的積,例如:功、熱量;

②概念是幾個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壓強、功率、效率;

③概念反應物質的屬性,例如:密度、比熱、燃燒值、熔點、沸點、電阻率、摩擦系數(shù)等;

④概念沒有定義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點、溫度。

2、對比法

對于反映兩個互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這種方法進行學習。

例如:熔解與凝固、汽化與液化、升華與凝華、有用功與額外功。

3、比較法

對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關概念利用相比較學習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建立內在聯(lián)系。

例如“重力”與“壓力”、“壓力與壓強”、“功與功率”、“功率與效率”“虛像與實像”、“放大與變大”等。

4、歸類法

把相關聯(lián)的概念進行分組比較便于形成知識系統(tǒng)。

例如:

①力、重力、壓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壓強。

③杠桿、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線。

④熔解、液化、蒸發(fā)、沸騰、汽化、液化、升華、凝華。

⑤串聯(lián)、并聯(lián)、混聯(lián)。

⑥通路、短路、斷路。

⑦能、機械能、功能、勢能。

5、要點法

抓住概念中關鍵字眼進行學習,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豎直向上的力叫重力,這個概念中“地球的吸引”“豎直向下”就是關鍵字眼,值得反復回味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