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歷史名人  /  宋元名人  /  辛棄疾的人生經(jīng)歷

辛棄疾的人生經(jīng)歷

時間:2023-11-22 16:57閱讀數(shù):917

辛棄疾是宋代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原名是辛坦夫。宋朝時期國家危難,戰(zhàn)爭肆起,辛棄疾在抗金的過程中,將名字辛坦夫改為辛棄疾,想要效仿西漢大將霍去病,帶領(lǐng)將士打敗金人。

辛棄疾的人生經(jīng)歷

1.23歲以前

辛棄疾出生時,宋室南渡已13年,山東已被金人占領(lǐng)。父早卒,他由祖父撫養(yǎng)長大,受祖父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思想影響較深。后接受祖父派遣,借參加進士考試機會,兩次去燕京察看敵人的虛實,為軍事起事作準備。

1161年金人大舉南侵,中原人民乘機奮起抗金,濟南農(nóng)民耿京聚眾20余萬揭竿而起,威震八方。辛棄疾集合2000余人,加入耿京起義隊伍,并在軍中掌書記,與耿京共議軍事。完顏亮南侵失敗后,勸耿京“決策南向”,與南宋王朝聯(lián)系,以便共謀恢復大計。

1762年,耿京派辛棄疾等奉表歸宋。宋高宗召見后,授辛棄疾承務郎、天平節(jié)度使掌書記,委任耿京為天平節(jié)度使。不料,辛棄疾從南宋北歸時,義軍叛徒張安國等已謀殺耿京,率部分軍隊降金。

辛棄疾得知,義憤填膺,毅然率50騎直趨5萬敵眾的金營,將正在與金將飲酒的張安國擒獲,押回南宋朝廷斬首,沿途召集義軍萬余人投宋。這一義舉,得到宋高宗的稱贊,改差江陰簽判,辛棄疾年方23歲。

2.24歲至42歲

辛棄疾南歸后,輾轉(zhuǎn)任職于江淮兩湖間,近20余年。他先后作過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滁州知州、江西提點刑獄、京西轉(zhuǎn)運判官、知江陵府兼江南西路安撫使、湖北湖南轉(zhuǎn)運副使等地方官,一度當過司農(nóng)主簿、倉部郎官、秘閣修撰和大理少卿等中央官吏。

由于調(diào)動過頻,難有建樹。但他報國之情旺盛,利用職守,為統(tǒng)一祖國、恢復失地而不停呼號籌措。1168年,他不顧職務卑微,作《美琴十論》,進奏孝宗,分析宋金形勢,提出抗金恢復大計,期望孝宗堅定抗戰(zhàn)信心,但未受重視。

后虞允文為相,他又上呈《九議》,提出九項切實可行的措施,建議虞允文積極籌措恢復大業(yè),但仍然是置而不用。然而,辛棄疾在出任地方官時,仍然作了許多利國利民的好事。

知滁州時,他實行“寬征薄賦,招流散,教民兵,議屯田”(《宋史·辛棄疾傳》)等一系列開明政策,使滁州經(jīng)濟得以恢復和發(fā)展。

在湖南安撫使任上,曾“以官米募工浚筑陂塘”(《宋會要》152卷《水利》4),興修水利,賑濟災民,還曾創(chuàng)建一支“雄鎮(zhèn)一方”的飛虎軍,以防止金兵南犯并為北伐中原準備力量。任江西安撫使時,正值大旱缺糧,辛棄疾到任立即張榜安民,穩(wěn)定了市場,抑制了富商巨賈,深得民心。

盡管他有將相之才,懷遠大志向,但是終不為重用,甚至遭受排擠打擊,他仍然籌措恢復,為改革邑政作出積極的努力。

3.43歲至52歲

辛棄疾于淳熙八年末被彈劾罷職,開始了10年帶湖閑居的生活。取“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之義,自號稼軒。此時,他非常愛讀莊子的文章和陶淵明的詩,并作山水田園詞。他壯志難酬,懷才不遇,在自我陶醉中取得寬慰。

但國家興亡、民族安危、恢復壯志仍存于心,時時發(fā)而為慷慨悲涼的壯詞。約1185年遷居鵝湖。三年后,陳亮從浙江東陽來訪,二人“憩鵝湖之清陰,酌瓢泉而共飲,長歌互答,極論世事”(《祭陳同甫文》)。

陳亮流連十日,離去的第二天,辛棄疾又跟蹤挽留,因雪深路滑,不能前行,便投宿村店,寫詞寄意,兩位詞人更迭答和,寫出五、六首《賀新郎》,頗為悲壯慷慨,于是留下“鵝湖之會”的詞壇佳話。

4.53歲至68歲

辛棄疾53歲被起用為福建提點刑獄,勤于職守,為政威嚴,懲治豪強,興辦州學,又建置軍用物資倉庫以悲恢復之用。55歲又被彈劾罷官,家居九年。64歲被起用紹興知府兼浙東安撫使,與貧居紹興的79歲高齡的愛國詞人陸游相逢。

后派到前線軍事重鎮(zhèn)鎮(zhèn)江做知府,他制造萬領(lǐng)紅衲,準備招募沿江丁壯,組建勁旅。不料得罪權(quán)貴被罷官,只好于1205年初秋,又回鉛山故宅閑居。

直至宋金戰(zhàn)局迅速逆轉(zhuǎn),金兵已侵入淮南時,朝廷才加封他為樞密院都承旨,讓他迅速趕赴臨安,力挽頹局,可是辛棄疾此時已經(jīng)臥病在床,這年九月便與世長辭了。盡管辛棄疾的晚年浮沉不定,仕途坎坷,但是統(tǒng)一中原的信念老而彌堅,從未動搖。

辛棄疾的詞作現(xiàn)存有多少

辛詞現(xiàn)存六百多首,是兩宋存詞最多的作家。其詞多以國家、民族的現(xiàn)實問題為題材,抒發(fā)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他的作品大都基調(diào)昂揚,熱情奔放。

《水龍吟》(渡江天馬南來)、《水調(diào)歌頭》(千里渥洼種)、《滿江紅》(鵬翼垂空)等,表現(xiàn)了恢復祖國統(tǒng)一的豪情壯志。

《賀新郎》(細把君詩說)、《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等,表現(xiàn)對北方地區(qū)的懷念和對抗金斗爭的贊揚。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賀新郎》(老大那堪說)、《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永遇樂》(千古江山)等,表現(xiàn)對南宋朝廷屈辱茍安的不滿和壯志難酬的憂憤。

辛詞以其內(nèi)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shù)上有創(chuàng)新精神,在文學史上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稍后的劉克莊、劉辰翁等,都與他的創(chuàng)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后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后世每當國家、民族危急之時,不少作家從辛詞中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聲家為變調(diào),而異軍突起,能于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一宗?!眳呛庹铡渡徸泳釉~話》說:辛稼軒別開天地,橫絕古今,論、孟、詩小序、左氏春秋、南華、離騷、史、漢、世說、選學、李、杜詩,拉雜運用,彌見其筆力之峭?!?/p>

辛棄疾和朱熹的故事

辛棄疾為人還有情有義,不畏強權(quán)。他閑居在江西鉛山時,和隱居在武夷山區(qū)的朱熹成了好朋友。朱熹為他的書齋題寫了兩個題匾“克己復禮”,“夙興夜寐“。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因為官清正剛直,得罪了不少人。那些政敵紛紛攻擊他,說他的學說是偽學。他死的時候,朝廷正在打壓他的學說,查禁非常嚴,他的學生和朋友都不敢去送葬。

辛棄疾挺身而出,他勇敢地為好友寫了祭文,并親自前往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