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歷史名人  /  宋元名人  /  蘇洵散文的一大特點是

蘇洵散文的一大特點是

時間:2023-10-27 17:01閱讀數(shù):1650

蘇洵此人在唐宋八大家當中是最為特殊的一位,他是八人當中官職最低,也是八人當中唯一一個沒有考中進士的布衣書生。

蘇洵散文的一大特點是

1、帶有戰(zhàn)國時代縱橫家色彩。

2、蘇洵散文的語言準確生動、含蓄樸實,同時行文平白曉暢、詞語質樸,文章選材以小見大、見微知著。其表達“人性都是避勞苦而樂安逸”這層意思用“若水之走下”來形容,在《六國論》中提到六國敗秦的作法不可取時用“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這樣的語言來比喻。

3、他寫自己在京城久久沒有得拔擢,忽然聽說恩公張方平將返京,便迫切趕到鄭州城外迎接。他寫道:雪后苦風,晨至鄭州,唇黑面烈,僮仆無人色。蘇洵在文章的選材上善于選取一些很小的事物或小人物的故事來進行以小見大的創(chuàng)作,將其寫作的目的投射到一些普通的人或事物上,體現(xiàn)出深刻的人文關懷。

4、由于蘇洵首先學習駢體文而后轉向古文,所以在語言風格上注重“意盡言止”特別強調(diào)文章的“峻潔”及表達。蘇洵的文學結構已非常完善,常見于平凡無奇之中顯曲折之妙,他還極具創(chuàng)新精神,主張立意出奇在其行文的開篇,即點明了題旨然后層層深入,以證明其論點。

5、他不但虛心學習古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思想,同時并不受前人的約束,善于博采眾家之長并對其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蘇洵在其文學創(chuàng)作的早期曾結交一些朋友,同時其人生經(jīng)歷及身份名位的變化也影響著后期文學的創(chuàng)作。

蘇洵的代表作

1、《答二任》

魯人賤夫子,鳴丘指東家。

當時雖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鄉(xiāng)閭人,曾不為嘆嗟。

區(qū)區(qū)吳越間,間骨不憚遐。

羽見反不怪,海人等龍蝦。

嗟我何足道,窮居出無車。

昨者入京洛,文章彼人夸。

故舊未肯信,聞之笑呀呀。

獨有兩任子,知我有足嘉,

遠游苦相念,長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爾,子得無增加。

貧窮已衰老,短發(fā)垂髿髿。

重祿無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歲栽苦竹,細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為山中楂。

當前鑿方池,寒泉照谽谺。

玩此可竟日,胡為踏朝衙。

何當子來會,酒食相邀遮。

愿為久相敬,終始無疵瑕。

閑居各無事,數(shù)來飲流霞。

2、《云興于山》

云興于山,霿霿為霧。

匪山不仁,天實不顧。

山川我享,為我百訴。

豈不畏天,哀此下土。

班班鸤鳩,谷谷晨號。

天乎未雨,余不告勞。

誰為山川,不如羽毛

3、《有驥在野》

有驥在野,百過不呻。

子不我良,豈無他人。

縶我于廄,乃不我駕。

遇我不終,不如在野。

禿毛于霜,寄肉于狼。

寧彼我傷,人不我顧?

蘇洵的人物軼事

1、認墨為糖

據(jù)說,蘇洵在發(fā)憤讀書后,他的學習態(tài)度與以前截然不同。有一個端午節(jié)的早晨,程夫人發(fā)現(xiàn)他一直待在書房里,甚至忘了吃早餐。

于是,她特意送去幾個粽子和一碟白糖,沒有打擾他,就悄悄地離開了。到了中午時分,程夫人收拾盤子時發(fā)現(xiàn),粽子已經(jīng)被吃光了,而糖碟卻原封未動。然而,在硯臺周圍卻留下了一些糯米粒。原來,蘇洵太過專注于讀書,把硯臺當成了糖盤,蘸著粽子的不是糖,而是墨。

2、蘇洵教子

蘇洵小時候并不喜歡讀書,他的兩個兒子蘇軾蘇轍小時候同樣對書本毫無興趣,整日沉迷于游戲和娛樂活動中。盡管蘇洵多次勸說和勸導,但兒子們的態(tài)度并沒有改變。

蘇洵決定采取一種不同的方法來教育兒子。每當蘇洵和他的兒子一起玩耍時,他會偷偷地躲在旁邊看書。但是,當兩個兒子走近時,蘇洵會急忙將書收起來。

兒子們覺得父親一定藏了什么有趣的東西,所以當他們父親不在身邊時,他們就會偷出書來,好奇地閱讀。漸漸地,兩兄弟開始對讀書產(chǎn)生了興趣,并且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樂趣,開始主動地探索更多的書籍和知識。

隨著時間的推移,讀書成為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終,蘇軾蘇轍成為了一代大文學家。他們以才華和智慧在文壇上嶄露頭角,并且承襲了父親的教育理念,將讀書視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