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是西漢的還是東漢的
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人。與司馬遷并稱“班馬”,與司馬相如、揚雄、張衡合稱為“漢賦四大家”。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班固是西漢的還是東漢的
1、東漢官吏、史學家、文學家。
2、班固是史學大家班彪的長子,幼年聰慧好學,受父親影響對史學抱有極大興趣,16歲時入洛陽太學求學。建武三十年,班彪逝世,班固居喪在家時,著手整理父親的《史記后傳》,并在此基礎上開始撰寫《漢書》。
3、永平五年,班固被人誣告私撰國史而入獄,其弟班超上書漢明帝(劉莊)辯明其冤,明帝閱其部分書稿后欣賞班固的史學才華,任其為蘭臺令史,后遷為郎,典校秘書。
4、永平九年,班固奉詔開始撰寫《漢書》。建初七年(82年),《漢書》基本完成。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隨東漢名將竇憲出擊匈奴,為中護軍,參預謀議。
班固的作品
1、《明堂詩》
于昭明堂。明堂孔陽。圣皇宗祀。
穆穆煌煌。上帝宴饗。五位時序。
誰其配之。世祖光武。普天率土。
各以其職。猗歟緝熙。允懷多福。
2、《辟雍詩》
乃流辟雍。辟雍湯湯。圣皇蒞止。
造舟為梁。皤皤國老。乃父乃兄。
抑抑威儀。孝友光明。于赫太上。
示我漢行。洪化惟神。永觀厥成。
3、《靈臺詩》
乃經靈臺。靈臺既崇。帝勤時登。
爰考休征。三光宣精。五行布序。
習習祥風。祁祁甘雨。百谷蓁蓁。
庶草蕃廡。屢惟豐年。于皇樂胥。
4、《寶鼎詩》
岳修貢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
寶鼎見兮色紛缊。煥其炳兮被龍文。
登祖廟兮享圣神。昭靈德兮彌億年。
5、《白雉詩》
啟靈篇兮披瑞圖。獲白雉兮效素烏。
嘉祥阜兮集皇都。發(fā)皓羽兮奮翹英。
容潔朗兮于純精。彰皇德兮侔周成。
班固的人物成就
1、史學成就
《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全書由十二本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組成,共100篇,80余萬言,完整記錄了西漢—朝的歷史。
斷代為史,從歷史編纂學來說,是一大創(chuàng)舉,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部史書完整記錄過一個朝代的歷史。除了改通史為斷代史以外,班固還調整了紀傳體史書的體例。
《史記》雖然首創(chuàng)了紀傳體體例,但在體例上并不嚴整,所以《漢書》對《史記》體例進行了調整,進一步明確了各部分的功能,確立了整齊劃一的紀傳體編撰體例。《漢書》體例嚴整,對后世史書撰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文學方面
班固是漢樂府研究史上開風氣之先的大家,《漢書》“禮樂志”篇、“藝文志”篇和“詩賦略”是現存著錄和研究漢樂府的最早文獻,不僅具有文獻價值,也確立了官修樂志的文本傳統,其學術淵源可以上溯到孔子的詩學理想。
《漢志·詩賦略》的分類義例和排序原則體現了政教觀念,貫徹了儒家的詩學理想。班固對漢樂府的文獻著錄、分類義例、排序原則、闡釋原則及對其社會功用和藝術特色的評述,是漢樂府研究的濫觴,也為漢樂府兩千年的研究史奠定了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