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屢次三番出走怎么辦
孩子一定要經(jīng)歷過成長的陣痛才會成熟,越長大壓力就越大,也面臨著生理和心理的變化,這個階段很容易形成復雜的心理矛盾。家長要做好心理疏導,否則會帶來極端的影響。
孩子屢次三番出走怎么辦
其實孩子的想法很單純,有的時候父母因為一點小事就對孩子大大出口嚴重的還會拳打腳踢,這就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心,因為孩子的自尊心有時比大人的還強,這就產(chǎn)生了叛逆心理,害怕父母的就不會表現(xiàn)出來,只是在心里有種憎恨;換了那種脾氣大性格外向,犟的就會離家出走。
孩子離家出走,家長要冷靜,心里有所準備,自己的孩子脾氣性格,畢竟自己還是畢竟了解的,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家長要看孩子的年齡特點,不同年齡特點的孩子出走的時間,方式,地點,在外時間,對家長的期盼都是不一樣的。
10歲至13歲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離家出走不會馬上回來,一般會選擇住在比較近的最要好的同學家,家長也不要急著讓他回來,都在氣頭上,回來只會矛盾激化,住兩三天后,孩子自己就忘了,主動回來后,家長先向孩子承認不對的地方,孩子聽后會耐心聽你講道理的。
放下姿態(tài),與孩子交朋友。家長不要高高在上,不要總端著家長的架子,而是要放下姿態(tài),與孩子多溝通交流,多傾聽,了解孩子的思想狀態(tài),從而認同孩子的行為,讓孩子從父母這里得到充分的尊重。父母放下姿態(tài)了,孩子會從爸爸媽媽的行動中感受到尊重和認同,從而愿意與父母分享他的感受,分享他的喜怒哀樂。
離家出走,完全是孩子的問題嗎
孩子動不動離家出走,很多人都歸結(jié)于孩子心靈過于脆弱,不能承受打擊或失敗。不否認,孩子心理上出現(xiàn)過度反應,與其自身因素有很大關聯(lián),但我們也不應小覷父母的因素。
為什么有的家庭,孩子不僅不怕困難、敢于面對失敗,還與父母關系非常融洽?而有的家庭,別說孩子堅強,恐怕與父母正常交流都很難做到。在這些家庭,經(jīng)常是家長責備孩子,孩子頂撞家長。因此,父母要反思自己的問題,解決好自己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解決孩子的問題。
孩子的極度任性,與自尊心強、承受力差有很大關系。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許多家長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幸福的童年”,不讓孩子吃一點苦、受一點累,更別說讓孩子受委屈了?!皨缮鷳T養(yǎng)”的孩子通常容不得別人說“不”字,如果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可能對家人乃至朋友發(fā)脾氣,離家出走就是孩子因發(fā)脾氣而做出的極端行為。
父母的過高期望,則是造成家庭關系緊張對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孩子考了99分,家長不滿意,認為應該考100分;孩子考了全班第三名,家長還是不滿意,覺得孩子有能力考取第一名。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心中的積怨會越來越深,漸漸成為一個隨時可能引爆的“火藥桶”。
總是鬧著要離家出走的孩子,他們到底在想些啥
一、以離家出走要挾父母
如果強行制止或打罵,雖然會讓孩子明白離家出走這種行為是無效的,但也會讓孩子認為父母并不愛他,不理解他,只想控制他。會加深親子之間的隔閡。因此最好的做法便是保持淡定,與其制止,不如讓孩子親自體驗一次離家出走的感覺,體會到獨立時的孤獨和無助,如此孩子才能真正理解家庭的呵護和溫暖。
父母若不放心可以悄悄尾隨保護,掌握孩子的行蹤,在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適時出面,事后不要責備孩子,與孩子好好溝通。這樣他們才能“知難而退”。說最好的教育是“無為而治”,放任孩子離家出走,看似無為,實則有為,讓孩子意識到離家出走不能解決問題。
二、表達不滿,渴望關心和愛
有時候孩子離家出走是因為內(nèi)心接受了太多的煩惱,無處可訴、無人理解,孩子只是父母需要關心和愛。
其實所以家長都想有一個出色的、讓自己省心的孩子,那首先請反思自己,你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了嗎?一個處于爭吵不斷的家庭里的孩子,他永遠很難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溫暖。所以,構(gòu)建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是給孩子最大的愛。
三、表達獨立意識
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大多數(shù)孩子都認為自己長大了,就開始渴望像一個真正的大人那樣生活,做自己的決定,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和期待,他們會要求有自己的空間,有自己的朋友和社交,慢慢遠離家庭。
可是很多父母無法適應孩子的改變,還是想對孩子過度干涉,偷看孩子的日記,翻看孩子的書包,讓孩子感覺到不尊重。對此非常反感,幾次抗議后,沒有效果,他們就想到“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