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肯上學我該怎么辦
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同的家長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的家長會直接把孩子打一頓再送去學校上學,有的家長則會置之不理,就當孩子說的是玩笑話,什么也不管。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錯誤的,那家長該怎么辦呢?
孩子不肯上學我該怎么辦
1、家長要表明態(tài)度。孩子說“我不想上學”時,父母必須立即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一是,很樂意幫助他解決學校遇到的問題,二是,希望他今天能堅持上學。父母要先詢問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并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鼓勵孩子一起去上學。
2、及時和孩子溝通。孩子放學后想跟家長談談今天發(fā)生的趣事,父母要不妨耐心傾聽,并和他多多討論,讓他覺得上學是件很有趣的事。
3、親自送孩子上學。孩子不肯上學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身體不舒服、和同學吵架、老師不喜歡自己、不會做作業(yè)等。父母要學會理解孩子,并且?guī)椭鉀Q,解決問題后還要親自送他去上學,讓他明白父母會一直陪伴著他前行。
4、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朋友家做客,或者讓其他小朋友來家里玩,讓孩子獲得與他人的友誼。當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上學時,他也會想去上學。
5、和老師多多交流。發(fā)現(xiàn)孩子不肯上學,父母應主動聯(lián)系老師,并告訴老師自己了解的情況,和老師一起討論解決下這個問題。一個充滿愛心和體貼的老師,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大幫助,家長要和老師一起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孩子不肯上學的原因是什么
1、父母干擾過多導致逆反心理。有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時喜歡干預,會陪孩子一起做作業(yè)、一起復習工作,但在一起進行的過程中總會在孩子背后指手畫腳,會挑剔這個,挑剔那個,時間一長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會有跟父母對著干的心理。這時父母要孩子上學,孩子自己卻偏偏不上。
2、內在驅動力不夠。一些孩子放學回家后能躺著絕不坐著,自己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甚至連作業(yè)能拖就拖,這種是跟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不夠有關。很多父母從小包辦任何事情,沒有教會孩子獨立,導致孩子將這些生活習慣轉移到學習上。也讓孩子因為作業(yè)沒有按時完成,害怕老師譴責而不愿上學,總想待在家中玩耍。
3、提不起興趣。因為孩子個體差異,每個孩子喜歡的東西不同興趣點也有所不同,在他們成長發(fā)育的過程中每一項技能都是通過探索學習而獲得,若因為父母的做法或者生活上的誘因導致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如老師上課枯燥,會使他們認為上學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也就會排斥上學。
家長如何提高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首先,幫孩子找到重要他人,提升內驅力。簡單來說,就是幫助孩子找到老師的優(yōu)點,讓孩子喜歡老師。當孩子喜歡一個老師的時候,就會想要得到他的認可和重視。
其次,父母控制好情緒,鏈接親子鏈。孩子缺乏學習動力,父母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情緒,很多父母對孩子不是吼就是打,結果越打罵,教育效果越差。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進步。這樣父母與孩子間的關系才會融洽。
再次,化難為易,克服畏難情緒,提升自信。孩子在剛上學時,對學習都是充滿新鮮感和激情的,但隨著知識點的增多和加難,很多孩子就會有了畏難情緒,當不懂的越來越多,他們就會越來越不想學。也就沒有自信了。當孩子有畏難情緒時,我們可以幫孩子化難為易,提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