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網(wǎng)
家長網(wǎng)  /   教育資訊  /  生活  /  14歲孩子懶惰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14歲孩子懶惰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時間:2023-07-11 10:02類型:生活閱讀數(shù):2865

有很多家長都在抱怨孩子已經(jīng)十四歲了,但是做事情還是總是懶惰,沒有上進心,每次都需要家長的催促才能完成,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也是很煩惱,不知道怎么教育引導孩子。

14歲孩子懶惰沒有上進心怎么辦

1、幫助孩子確定目標。把最大的、最想實現(xiàn)的夢想,寫在最中間,包括實現(xiàn)了之后的美好感覺,其他的夢想小一些在周圍。最想實現(xiàn)的夢想,就是長期目標。

這一步,是為了把夢想具象化,喚醒孩子的好感覺。當然你也可選擇其他方法,主要是讓孩子能夠真真切切地受到那個好。

2、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我們都是時間是不可逆的,當我們固定時間內沒有完成一件事,都會受到懲罰。而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這種后果大多都是家長在承受。

比如孩子上學遲到了,老師批評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送孩子晚了。孩子沒有承擔過后果,就不會有自律的習慣。

當孩子第一次拖拉到上學快遲到時,家長只需要提醒他一次,孩子不在意上學自然就會遲到。家長讓孩子進學校,孩子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幾次之后就知道不拖拉了。

3、適當?shù)慕o孩子一定壓力。面對孩子們不思進取的心態(tài),很多父母會惱怒,甚至無法好好,控制情緒,對孩子進行羞辱式教育。試圖用強烈的言語和粗暴的行為讓孩子懂事,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

俗話說:“有壓力才有動力”,對孩子給予適當?shù)膲毫?,讓孩子感受到是被期許的,他有待完成的任務。不會讓其有形成每天都是無所事事的思維。

4、鼓勵孩子多去行動。在孩子有決心去做事時,鼓勵孩子他能做到的。在其遇到困難的時候,多為他加油打氣,而不是諷刺看輕。讓孩子感覺被期待,被信任,被認可,孩子就更有動力的積極進取。

鼓勵孩子與他人正當競爭,有利于孩子不甘落后思維的建立。不爭不代表謙讓,更可能沒有進取心的退卻。所以不能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輕易放棄的習慣。

孩子不思進取,懶惰的原因是什么

1、父母的溺愛?,F(xiàn)在很多父母都只生了一個孩子,孩子就相當于家里的“小霸王”“小皇帝”。孩子在這種家庭環(huán)境中,就很容易養(yǎng)成懶惰的性格。父母的溺愛,讓孩子失去了勞動的機會。

2、孩子沒有進去的欲望?,F(xiàn)在孩子生活的環(huán)境這么好,物質條件也很充分,孩子不需要為生活奔波,他們不爭不搶,也就是“佛系青年”,因為他們不奮斗也可以有很好的生活條件。

3、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指的是家里奮斗的氛圍。如果父母回到家就是玩手機、看電視、打麻將,也不學習。那么就算孩子有進取心,孩子也會慢慢地被這個安逸的環(huán)境逐漸消磨掉。

想要讓孩子從懶散變得勤奮好學,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激發(fā)孩子的進取心。家長要去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這種方法我們嘴上說起來比較簡單,難的是具體做,首先我們要和孩子建立起信任關系,這樣你講的每一句話,孩子都會認為是愛他的是在幫助他,并不是一味的控制他。

2、及時的糾正孩子學習中的懶惰行為。懶散是孩子在學習中的天地,學習懶散的孩子喜歡成天閑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怎、作業(yè)做到很晚、更不愿意復習功課,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有類似行為,一定要及時糾正。

懶惰會讓孩子變得不思進取,加重父母的負擔,父母若想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一定要讓他們勤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