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時代在進步,教育方式也應該隨之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七八十年代的父母總是堅持“棍棒教育”,孩子也不會出現(xiàn)很強的叛逆心理,但現(xiàn)在普遍家庭都是四個家長圍著一個孩子轉(zhuǎn),孩子都快被寵上了天,更別說打孩子了。
父母該不該打孩子
不應該打孩子。
當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找方法,比打一頓更有效果。只打并不能糾錯,倒是可能造成問題孩子;家庭本應是孩子的避風港,父母本應是孩子最堅實的依靠,但是錯誤的教育方法會讓他們失去安全感,被迫堅強、被迫獨立,就是為了快點長大,遠離父母。
過度的打罵會讓孩子內(nèi)心缺失,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但因為無法反抗父母的暴力教育,所以長大之后內(nèi)心會更加叛逆,不愿意親近甚至仇視父母。
父母的打罵教育,帶來的傷害或許會成為孩子一生的心理陰影。過多負面的評價會讓孩子喪失對自我的正確認識,讓他們產(chǎn)生自我懷疑。從內(nèi)心深處認為不被需要,從而更加自卑、敏感,不愿意表現(xiàn)自己,不會主動去交朋友,對他們未來的人際交往乃至事業(yè)、婚姻都會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都想讓孩子更好,只是在教育孩子之前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哪里出錯了。如果一看到孩子做錯了,不問也不解釋,直接就打孩子,只會讓孩子以后什么都不敢碰,不敢做,不敢說。
經(jīng)常打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哪些不良影響
1、影響親子感情。打孩子會導致孩子恨父母;使親子感情疏遠,孩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尤其是做錯了事后,都不敢跟父母講。
2、傷害自尊心。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孩子也不例外。在父母打孩子的時候,孩子會覺得父母是對他所做的事情,甚至是對他的全盤否定,尤其是在別人的面前挨打,孩子會覺得很沒有面子。
3、造成懦弱、自卑的性格。孩子做事時,因為害怕可能會遭到父母的懲罰,所以會思前想后、畏首畏腳;在他人面前時,也會因為害怕做錯了會招致父母的責備,不敢流露自己的真性情。
4、導致拘束、緊張情緒。孩子在父母面前放不開,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以至于以后孩子在交流的過程中難以表達自己。
5、學會撒謊。因為害怕挨打,很多孩子想方設法掩蓋自己的過失,費盡心思為自己的過失尋找理由,于是就有可能學會撒謊。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的問題
1、尊重的語氣。其實家長與孩子在某些地方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家長總是壓制著孩子,屬于霸權(quán)這孩子,居高臨下,或許家長可以嘗試著換一種態(tài)度,與孩子成為朋友,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在和自己講某些事情的時候,一定要靜靜聆聽,不要總裝作不在乎的態(tài)度。
如果家長可以用尊重的語氣表達自己的立場,那么孩子的需求也會得到家長的理解,孩子也就會卸下心里對家長的防備。
2、信任的語氣。我們都知道家長對于孩子的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孩子在和其他孩子鬧矛盾的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更多的時候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頓毒打,但是家長這種做法嚴重傷害了孩子,有些時候,家長可以先聽孩子怎么講,再用信任的語氣告訴孩子,這樣長期下去,建立家長與孩子的信任感也是非常快的。
3、贊賞的語氣。有些家長可能對自己孩子要求過高,而孩子總達不到自己目標的時候,就會異常生氣,而且這些父母也只能看到孩子的缺陷,根本看不到孩子優(yōu)秀的地方。實際上,父母可以轉(zhuǎn)化一下自己的思路,多看看孩子的有點,多多關心孩子。
比如孩子有做的好的地方的時候,一定要多夸獎孩子,這樣下去,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有一種難得的成就感。
4、商量的語氣。有些時候,可能有些家長比較強勢,所以在一些問題上,孩子沒有選擇,必須聽從家長的安排,比如報興趣班,玩游戲,叫朋友之類的,家長都會干擾,但是有時候家長可以好好的想一想,這樣不僅會禁錮孩子的思維,還會讓孩子變得更孤僻。
家長不妨試著在一些問題上可以多和孩子商量,聽聽孩子的意見,沒準還能和孩子成為知心的朋友。